又到年尾,不少打工仔出完「雙糧」都計劃辭職去旅行,出發前後透過不同「搵工APP」做「炒散」,至少不用做「廢青」。以往找散工,很多時都要「蛇頭」(炒散中介人)介紹,今時今日只要一APP在手,就可以配對合適散工,炒散收入隨時等同全職打工。
所謂「炒散」源自酒樓用語,由於餐飲業全職工時太長,入行的人買少見少,因此業界一般會聘請俗稱「炒散」的臨時散工,以應付人手不足問題。目前iOS及andriod已至少有5個「炒散app」,例如提供展覽推廣等兼職及臨時工的「職到」、大型活動兼職「職神」、餐飲業的「飯招」、「Jobber」等等。
而近年餐飲業難請人,更造就大量的「炒散」,一年前冒起的「炒散王」累計已有22萬人下載,創辦人鄭正宇(Chris)表示,至今已協助3.4萬人配對心儀工作,認為「炒散」工作模式十分適合年輕人,亦能幫助餐飲業解決人手問題。 Chris表示,香港人學歷普遍愈來愈高,因此飲食、保安等工時長、晉升空間細的工種無人願意做,「炒散王」3.4萬個會員中,18至30歲界別群組最為活躍,可見「炒散」可善用年輕一代勞動力。
Source: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realtime/finance/20170123/56208563
Please reload
Featured Posts
Please reload
Recent Posts
Please reload
Archive
Please reload